本网讯(记者 曾佩君 应澎)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9月28日上午,管理学院在A8-109组织开展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座谈会,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超,书记罗自力,以及相关老师参加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麦楷彤 摄)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相关视频,共同学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精神。罗自力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讲好身边的教育故事和深入学习回信精神,强化教育引领,努力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为学、为师、为人相统一,提高教师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会上,各位老师围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先后分享了自身海外留学经历、学院工作经历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收获与体会。其中,马琦老师谈到,“在外求学的时候,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着祖国。如今回到国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吴丹老师在交流中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说道:“在国外求学的几年,内心有一种使命感促使自己努力求学,学成回来报效祖国,现在会落实好各项师德要求,积极工作,努力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梁有增老师表示,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牢做实的同时,也要注重身体锻炼,才能更好地为培养人才贡献自己的心力。戴杰老师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发挥好教书育人的作用外,还需要感悟思想伟力,赓续红色血脉,强化责任担当,起到榜样引领作用,培养有更多为国奉献的人才。”
刘志超在总结中谈到,“我们教师也要把握机遇,要向着新的目标前进,要更加自信,以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要适应发展趋势,要有所创新。”关于 “德、才、师”,他表示,“德”是指远大理想,“才”代表科研精神,“师”体现为师之道,教师们要在这三个方面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教学应该做到科目优化,促进新商科的建设,让传统专业现代化;做到课程优化,教材不能过分落后于实践,应及时更新。
通过此次座谈会,管理学院希望各位海外留学归国教师能高度自觉地践行各项要求,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从而更好地为学院教育教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录入:应澎 管理学院;编辑:曾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