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姣娣)“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是华南抗日根据地、是广东工农革命运动的先进地区和华南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具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物资源。为更好地铭记历史、感恩英雄先烈,走进历史博物馆是最好的学习方式。11月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在党总支书记李军、院长吕志的带领下赴东莞开展实践活动。这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在东江纵队纪念馆,通过参观6个场景、3个艺术展项、450件文物,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一同开启了一段与革命历史的对话。砖红色的浮雕壁画、陈列摆放的手枪炮弹、反复播放的史料照片,让所有参观者看到了在艰难时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挑起了时代的重任,成为了民族的脊梁,开启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他们中有年仅15岁的抗日八路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他们中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放弃本可以安逸的前程,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中;他们中有巾帼英雄的铿锵玫瑰,她们面对敌人,视死如归!
东江纵队纪念馆(陈姣娣 摄)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此次红色之旅学习教育,老师们经历了一场振奋人心的精神洗礼,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发展历程,大家从党史中汲取力量,纷纷表示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优良传统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有老师讲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初心与使命,为民族复兴砥砺奋斗”。也有老师谈到,“通过东莞此行,感受到了红色星火在这里传承,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筑牢思想之根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字录入:陈姣娣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