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郑渊虬 李香)为促进智能建造专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培育模式,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11月23日,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魏德敏、副院长张原带队,各教研室主任及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前往东莞市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进行调研和交流学习。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学院的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工作坊及产业学院建设等教育模式进行调研和学习。
土木工程学院教研团队一行参观产业基地(赵小芹 摄)
在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管理人员的带领下,调研团队一行参观了产业基地一楼展厅,了解了基地的核心孵化领域、人才培养理念和优势以及正在孵化中的涵盖工业、农业、智能家居/城市、自动驾驶等行业的众多明星项目成果。随后,学院调研一行与基地管理人员和教师就机器人基地的教学管理、科创训练营、项目孵化过程管理等内容进行座谈,重点围绕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进行了深入交流。
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所取得的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学院调研团队一行表示深受启发。其中,产业基地中关于科创训练营、项目孵化等培养理念与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专业的培养方案的部分内容不谋而合,更加坚定了学院创新教育模式的信心。学院将紧扣产业需求和“行业痛点”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培育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观学习后,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建造教研室副主任李牧表示收获颇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创业团队的成员非常年轻,而且想法超前,这对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很有启迪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与信任、提供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安排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从而反哺教学与科研。
据悉,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是在广东省和东莞市政府及松山湖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等一众优秀创业导师在2014年联合发起创建的新型研发、创业孵化中心。基地通过连结内地、香港及全球高校、研究所、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等资源,充分理解创业者需求,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搭建了机器人从核心零部件、系统,一直到应用的全生态体系。通过打造完整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生态体系,使被投团队和企业具备核心竞争优势。
文字录入:李香 土木工程学院;编辑:邹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