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china)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63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暑期青年行】经济学院“寻兴”实践团在新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时间:2022-07-17 浏览量:366
分享

本网迅(记者 陈雨欣 余明铮 陈杜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理念,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7月12日—14日,我校经济学院“寻兴”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采取线下实地调研及线上问卷访谈的方式在汕尾市海丰县新山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实地参观,寻兴新山村

7月11日,“寻兴”实践团抵达汕尾市海丰县新山村进行背景调查及全貌探究。从景点介绍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新⼭村享有“⼴东⼗⼤美丽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美誉。而现在,“锦绣山林,岁丰年稔”更是成为其独特优势。

走进新山村,井然有序的房屋与田园相映成趣。前临丽江溪,后绕黄江河的美丽村庄如一幅画卷,向实践团娓娓道来新山村的发展历程。新山村位处作为“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海丰县,是全省首批“红色村”。因此,革命精神如今也仍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历久弥新。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得知,曾经的新山村饱受资源条件拘束,缺乏产业支撑。而如今,曾经作为全国贫困村之一的新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以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标杆。

  “寻兴”实践团队员正在协助村民填写调查问卷(陈俊鑫 摄)

深入基层,探索新山村

寻“兴”团队还对对基层群众和干部进行走访调查活动。据了解,新山村的发展能否给村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是作为考量的乡村振兴是否行之有效的重要标尺。实践团通过在与村民、乡村振兴专项工作负责人、当地红色旅游业开发者的访谈中,更是进一步体会到新山村发展之快,成效之好。

在与新山村书记吕湖泳同志的谈话中得知,自2015年起,新山村建设资金累计约1500多万元,通过旧房和危房拆除、土地调整规划、垃圾处理等种种措施,极大地推动着当地人居和生态环境改善。吕湖泳谈到,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新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用一句话概括便是“一个强化引领三大变化”。一个强化就是强化党组织,让党支部建成一个战斗堡垒,三大变化是指乡村面貌的变化、产业的变化和治理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新山村得以在脱贫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寻兴”实践团队员与新山村书记吕湖泳同志座谈 (陈俊鑫 摄)

据了解,新山村以红色旅游业为引领带动现代现代服务业,坚持以“红色”带动各项特色农业,形成“红色”+“农业”、“红色”+“文旅”等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巨大促进新山村的经济的同时,对村民的生活也起到了极大的改善。村民陈漫妮谈到,自从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出行不便的交通也变得便利起来,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最重要的是村民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村民们对乡村的发展也寄予厚望与信心。

  “寻兴”实践团队员正在村民家中访谈 (陈俊鑫 摄)

开展座谈会,同村民共学习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传承红色信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组织精细有序,围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史宣传进新山村”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核心,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了理论宣讲、知识问答、党史学习等活动,吸引了新山村村民、当地志愿者、干部共60余人参加。

  “寻兴”实践团队员开展座谈会(陈俊鑫 摄)

通过本次调研学习,回望新山村的乡村振兴道路,“寻兴”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实践团成员陈俊鑫同学谈到,红色革命是革命先辈给后代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而通过红色资源的优势带动整个山村脱离贫困更是时代所望。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了解到了新山村脚踏实地跟党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作为青年一代,更应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共赴时代发展的新征程。

文字录入:经济学院 张全胜;编辑:邹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