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樊一眉 倪志飞 李树钦)为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和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乡村振兴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8月8日至8月15日,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岭南绿洲实践团”赴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为期8天的“以青春献党,承红色基因,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体悟民族文化,了解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岭南绿洲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抵达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后,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前往连山民族博物馆、文化馆开展调研学习,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以及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实践团成员与连山民族博物馆馆长吴小龙、文化馆绣瑶传承人邓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壮族瑶族民族的民族文化及当地扶贫产业现状。
岭南绿洲实践团观赏历史文物(易楚傜 摄)
在调研期间,实践团对基层创业工作者、清远市党代会代表蒙美芹进行专访。蒙美芹致力于将本土民族特色与旅游业结合,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风土民情。现如今,她还致力于打造“村+校”的合作方式,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精神文明,乡村振兴也呈现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面貌。
岭南绿洲实践团采访蒙美芹(实践团 摄)
在当地乡村振兴局的协助下,实践团通过线上采访永和镇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黄嘉欣,了解到永和镇人民的幸福指数很高,政府和帮扶人员对于贫困人员实施防返贫监测,在就业、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提供保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永梅蒙峒古村的淳朴民风及特色文化,实践团通过调研走访当地村民,结合所学专业,组织策划了一次网络“助农直播”。直播带货现场,将互联网与当地农产品有机结合,让更多人能够对蒙峒古村的特色乡农产品有新的认识,将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为蒙峒古村提供一条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产品推广的新渠道。
岭南绿洲实践团组织“助农直播”(实践团 供)
除此之外,实践团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帮助当地旅游产业实施位置定点、网络宣传,让大众在互联网能精确定位当地特色产业。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当地旅游产业多维度的信息,将受众群体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更详细地宣传。实践团通过这种方式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乡村文化旅游推助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实践团了解到当地“长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挑战。为了让传统文化不断地得以传承、发展和再造,实践团利用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开展项目为“传统舞蹈飘四方”——以AI助力长鼓舞传承来激活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在当地利用数据采集工具采集相关舞蹈数据集,获取完毕之后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后期将通过建立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预训练模型,以快速实现长鼓舞舞蹈的效果和人体姿态。
关爱留守儿童,用爱与温暖守护童心
实践团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当地有许多留守儿童。根据当地的教育需求及实际情况,成员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因材施教,于8月10至13日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梅村委会开展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课程包括AI体验,少儿编程、手工美术、安全教育、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充分发掘孩子们的潜能,扩展孩子们的视野。
岭南绿洲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课(实践团 摄)
手工美术课上,实践团成员带领着孩子们在充满无尽遐想的课堂上尽情释放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少儿编程课上,让孩子们通过动手锻炼,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孩子们的思维缜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红色故事分享会为孩子们讲述生动英雄事迹,培养爱国精神。永梅村委会书记对实践团的支教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和表示高度赞赏,并在活动结束后为实践团成员颁发荣誉证书。
永梅村民委员会为岭南绿洲实践团颁发荣誉证书(实践团 摄)
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8月14日,实践团前往蒙峒古村拜访壮族老党员——蒙聪堂。蒙老前辈目前已96岁高龄。他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建国后蒙洞古村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他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帮助当地建立大型水库和水电站,积极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蒙老前辈仍坚持不忘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蒙聪堂表示:“以前条件艰苦,知识难能可贵,习近平总书记爱民如子,中国共产党衣食住行都帮我解决好了,能看书是一种幸福。”
在蒙聪堂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铿锵有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奋斗的接力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在披荆斩棘中开拓前进,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让青春在奋斗中熠熠闪光。
岭南绿洲实践团采访蒙聪堂老前辈(实践团 摄)
蒙聪堂老前辈带领岭南绿洲实践团成员宣誓(许俊君 摄)
实践团还前往桂联村委会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邓大此。邓老前辈曾服役于某空军部队,抗美援朝胜利后退伍扎根基层,上山下乡,勤勤恳恳为老百姓干实事。虽年事已高,但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故事时双眼却炯炯有神,他的英雄事迹深深烙印在实践团每个成员的心中。在访谈中,邓老反复跟实践团成员说:“做个高尚的人跟党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邓大此表示,从小就教他的子孙长大后要为党为人民服务,他的思想洗礼深深灌输到后辈之中,赓续党的红色血脉,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岭南绿洲实践团采访邓大此老战士(易楚傜 摄)
青年作为中国发展的新时代力量,要主动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此次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岭南绿洲实践团”深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类实践活动,了解民族文化,观察基层动态,传承革命基因,引导学生们将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从而坚定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决心,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勇担时代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丰,志飞感慨到:“此次实践,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到乡村振兴建设举措和成果。今后要立足专业,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践团成员邓玉坚表示:“经过调研发现,乡村振兴重大举措让现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但依然有值得继续提升的地方,这便需要我们青年人提供更多新思路新方法,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文字录入:刘芷轩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编辑:邹春梅